我听到了两种焦虑。

一种是基于招生和就业的现实情况的焦虑——学科怎么了,还有生命力吗?我们要不要通过改名和转变(取消)来重新获得优质生源,来给学生们一个更好的未来?

另一种是基于学科本身和历史教训的焦虑——“你看看情报学的本科,它现在在哪里呢?”,“你看看情报学的学者,他们的传统是半路出家,他们自然不怕”。问题已经被提了60年了,我们为什么还在继续焦虑?为什么只提问题,不考虑解决方案?这不是改名和转变能解决的问题,这是学风浮躁的问题。

就我个人认识而言,改名和转变毫无意义。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提出来18年了(2002年作为本科目录外专业),没有本科国家教学质量标准,没有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,没有相关学术组织。只有一个同名学院,一本同名期刊。它存在的逻辑是什么?

研究招生数据、专业分流数据、就业数据,本质是不是需求侧?需求决定一切的话,那我们谈什么供给侧改革呢?更何况,生产决定消费。 换个名字,改个方向面临基本盘的损失,中国的就业市场是保守的,一个人告诉我说,他是信息资源管理专业,应聘单位不认可他的专业,他该怎么办?

自然,唯技术主义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,计算机技术好就业不难。真的不难吗?如果培养的都是金子,大学何必扩招?研究生何必扩招? 学历所体现的筛选,本质是不信任。历史和口碑并非只是虚幻的荣耀,即使是从第一种焦虑的语境。

第二种焦虑的问题在于忽视了学生规模的萎缩。名校的调档线,调剂学生,也总归是相对优质的。即使最优秀的一批转了专业,剩下的在高考分数上仍然比普通学校的同专业学生高。底子好,优势明显。

但是,然后呢?双一流战略强调资源集中,不断被关停的专业透露一个尴尬的事实:普通学校的图书馆学专业怎么办?

谁没有历史荣誉呢?谁不想“活”下来呢?在与其他院系的合并办学中,他们期待得到支持,至少是舆论上的。把热点当作专业是一种无奈。技术化的浪潮下,越来越响亮的新文科是一种方向,一种被默许“有前途”的方向。

为什么会焦虑?因为看不清未来。既希望团结在一起,又希望都往自己认定的方向。

当猜疑开始,很少能让它停下。多谈、多理解,以服务用户的态度去探索资源的建设。这是我所学到的,也是我对焦虑的理解。

当一个人说话的时候,他代表的是自己。但当一个人站在一个位置上说话的时候,人们会将其置于他的位置所代表的东西。所以,去掉位置之后的谈论与争论,或许更有价值。

庚子年闰四月十六,夜